互鉴经验,共促发展:大冶阳新交通运输
执法改革交流活动
2025 年 2 月 18 日,一场聚焦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改革的交流活动在大冶市交通运输局热烈开展。阳新县交通运输局考察组专程来访,与大冶市交通运输局就交通运输执法改革经验进行深入交流学习,为推动两地交通运输执法改革凝聚智慧、积蓄力量。
活动伊始,大冶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国红率先发言。他详细阐述了大冶在交通运输执法改革中的关键举措:在部门协作方面,大冶交通部门积极与公安等部门建立紧密的联合执法机制,通过定期开展联合行动,对非法营运、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进行精准打击,有效净化了交通运输市场环境。在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上,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从内部严格规范执法流程,到外部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举报,确保执法工作公正透明、规范有序。同时,大力推进科技赋能执法,投入大量资源建设不停车检测系统、智能监控平台等信息化设施,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对交通运输违法行为的高效监测和精准查处,极大地提升了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随后,阳新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柯登景分享了阳新县在交通运输执法改革中面临的挑战。他提到,目前阳新县在执法力量整合上存在较大困难,原执法队伍来自不同部门,工作理念和执法方式差异明显,难以快速形成高效统一的执法合力。职能划分不够清晰明确,导致部分执法工作出现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执法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此外,执法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共享渠道不畅,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交通运输违法行为做出快速响应和处理。柯登景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学习活动,汲取大冶的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阳新县交通运输执法改革顺利进行。
大冶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党委书记石教光进一步介绍了大冶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的改革情况,并分享了执法大队在改革组建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举措。改革过程中执法大队严格遵循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规划,稳步整合了多个原执法机构,实现了执法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人员管理方面,针对现有人员情况,精心组织一系列专项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执法程序以及新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了不同来源人员之间的深度融合。在机构运转方面,持续优化组织架构,新拟定的内设机构调整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职能,使执法工作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显著提高了执法效能。
在双方交流环节,现场讨论气氛热烈。阳新县考察组围绕人员分流安置细节、经费保障具体模式、信息化建设技术难题等关键问题积极提问。大冶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结合实际工作案例,详细解答,并分享了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技巧。双方还就新兴交通运输业态监管、执法与服务融合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各自的思路和做法,在思想碰撞中共同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大冶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国红表示,交通运输执法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持续优化的过程,各地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寻找适合的改革路径。此次交流活动为两地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合作平台,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机制,持续加强互动,相互学习借鉴。同时,他相信阳新县交通运输局在借鉴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一定能探索出符合阳新实际的交通运输执法改革模式。通过两地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推动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此次交流活动成果丰硕,不仅为阳新县交通运输执法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增进了两地交通运输部门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来源:大冶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