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黄石市交通运输局!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党建 > 交通风采

70年公交的“变”与“便”——一辆 “烧木炭” 的车开启城市公交

发布时间:2019-10-09 10:21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分享:
 

还记得在公交车上的那段时光变幻吗?伴随着晃晃悠悠的节奏欣赏着沿途的风景——看车水马龙,感时代变迁。

滚滚车轮一往无前,穿过70年的光辉岁月,如今,驶进激情逐梦的新时代。

从“烧木炭”的客车到“高档”的新能源智能公交车;从汽柴油车到天然气车;从售票员喊“上车请买票”到推行无人售票,再到扫码乘车。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的公交车,也随之升级换代;而不变的是,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

1950年,省交通厅给黄石调来2辆烧木炭的客车,当第一辆公交车从黄石港(市区)开往石灰窑(现贸易大楼天桥)穿城而过时,黄石结束了没有公交车的历史。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石市的公交事业始于1973年。当时仅有停车场1个,39台营运车辆和5条公交线路。直到1979年底,营运车辆增至123辆,同时大容量铰接车的上线营运,才有效缓解了公共交通的紧张局面。

上世纪80年代初,黄石公交集团先后实行了单车核算、承包利润分成、百元收入工资含量包干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推动了公司迅猛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初,黄石公交集团营运车辆已达206,先后被评为全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质服务竞赛优胜集体、全国公交系统先进企业、国家二级企业资质。

“80年代初,公交车数量少,早晚高峰时段,车子还未进站,人们就都涌了上来,无序混乱。哪像如今,两三分钟一趟公交车,完全满足了乘客需求,”今年57岁的2路公交线驾驶员何水香感慨道,“八九十年代,夏天开车时,左手臂被晒得脱皮,把毛巾打湿后放在引擎盖上,一趟跑下来就全干了。从来没敢想,现在的公交车别说空调了,连Wifi都有,各种新能源、电动驱动。”

同样,从业41年的公交集团11路公交线驾驶员方英华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我市公交行业公私并存,经营主体多样化,公交行业发展存在陈旧破损、服务较差等现象。“那时候的车况差,路况也不行,民营公交车为了盈利,很多地方都不停车,市民抱怨也大。现在变化太大了,别说往车窗外抛物了,在车厢内吸烟、吃早点的都不见了,司机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市民乘客的素质也提高了。”

线路更优服务更好黄石公交高质量发展

2008年,这一年注定不平凡。我市全面推行公车公营经营机制转换,令黄石公交的发展有了一个华丽的嬗变,从此,黄石公交的发展迈入新的篇章。

随着公交线路和规模日益扩充,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越来越短。如今黄石城区及跨区域公交运营线路54条,线路总长645余公里,年客运量1.5亿人次。市公交集团现有营运车辆714台,其中新能源公交车347台,占比达48.4%,促使绿色循环低碳成为公交发展的主流模式。

“作为一名开了37年公交车的司机,一路见证了黄石公交的高质量发展,车辆多次升级到环保、智能,线路不断优化,服务越来越有特色。而我们公交驾驶员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这份工作得到了社会和乘客的认可。对此,我感到十分荣耀!”何水香心潮起伏,这37年来,他安全驾驶100万公里,零投诉、无违章、无有责事故,取得如此成绩的背后,是责任、担当和信念,然而,几句朴素的话语却更打动人心,“‘心态好、休息好’就是秘诀,我一直对年轻司机们这么说。”何水香说,“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市民开好车,服务好!”

在黄石公交不断发展前行的过程中,黄石公交集团始终坚持着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提档升级,同时对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和提升。“十三五”以来,我市加快公交供给侧改革,提升运营效率。公交站线按照利民、便民、为民的原则,在为偏远地区开辟新线的同时,调整延伸改造原有线路,全力推进新建小区通车工程。

8月1日,正在颐阳路八中公交车站台候车的65岁老人李瑛对我市公交发展赞不绝口。“现在公交出行真的特别方便,线路也多,到哪里都可以。”

在李瑛居住的钟楼社区,想要去儿童公园遛弯可以乘坐16路公交,去黄石北站可以坐13路公交,去万达可以坐20路公交,去黄金山则可以坐28路公交。“每等5分钟就能坐上公交车,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出行的便利。”李瑛对我市公交出行的称赞,也是许多市民的切身感受。

从开通黄石市城区1路公共汽车,到现在近50余条公交线路,我市已形成多层次、集约型、一体化、换乘方便的城市公交体系。尤其是近年来,我市调整、延伸了30余条公交线路,先后开通了302路、303路、46路、“重庆路—黄石港”“花湖—黄石港”高峰区间学生专线、301路公交夜间线路、62路公交党校线路,以及碧桂园、三九制药等8条定制公交专线。城市公交线网覆盖更广,布局更加规范科学,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除了公交线路多,出行更方便,李瑛还享受到了另一惠民政策

——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

继2009年我市推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之后,2016年我市开始发放“低保残疾人免费乘车卡”。让全市广大残疾人、老年人充分享受到了政府为民、利民、惠民的政策,充分彰显了城市公共交通社会公益特点。

更加智能 更加便捷 蜕变的路上一往无前

在土生土长的黄石本地人眼中,公交车的变迁不仅仅是更加舒适,更为便捷,让他们感受最深的是城市交通工具的智能化改变。8月2日,在天方百花园小区,正坐在家中吃早餐的孟艳拿出手机,打开“掌上公交”APP实时查询系统,查看自己要乘坐的2路公交车的位置。“还有5站就到我们小区,吃完饭下楼刚好。”

与此同时,在财富广场公交车站,需要前往万达广场上班的王昕拿出手机,点开云闪付,正准备刷码上车。“以前用公交卡,老是丢,现在有了云闪付和微信扫码,再不用担心丢卡了。”王昕说。

孟艳和王昕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松自在地乘坐公交车,得益于我市公交系统智能化程度的大幅提升。市民乘车支付方式更趋多样化,既可通过投币、刷公交卡支付,更可通过银联卡、云闪付、微信扫码等移动支付乘车。

据黄石公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邓廷春介绍,自2004年推行IC公交乘车卡,结束人工售票以来,黄石公交集团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市民乘车支付方式更趋多样化。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黄石公交集团依托“互联网+”这一多元化交流平台,建设GPS智能调度监控系统、运营分析系统、ERP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智能充电平台、车载监控系统等多个智能化系统,并采用省内最先进的公交信息化系统,先后在市内42个主要站点安装了智能电子站牌。通过智能化系统的推广应用,较好地完成了车辆检查工作,减少了事故发生,保障了行车安全,也降低了营运成本。

从蜂拥挤车到文明乘车,从固定线路到按需开行的定制公交,从柴油车到新能源公交车,从“摸黑调度”到实时监控,候车从粗略估算到手机软件精确到站点和分钟的提示,从人工售票到刷卡扫码支付……滚滚车轮里的我们看到的是黄石公交车的变迁,是黄石城市公共交通配套体系的不断完善,更是以人为本城市理念的落地生根。

公交员工吐心声: 一名普通公交驾驶员的封信

我是11路车的司机方英华,今天是我在岗的最后一天,明天就光荣退休了,开了41年的车,确实累了。回顾以前,我三岁丧父,母亲把我辛苦养大,19岁那年村里说要买一辆手扶拖拉机,我很想开,但是不让。反复争取,村长说你如果能把车从武汉开回来,以后这个车就你来开,在朋友的帮助下我顺利地把拖拉机开了回来,从此我成了一名司机,心里特别高兴!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有一技之长的我们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那个时候的我胆子大,贷款买了一辆拖拉机,生意竟然特别好,四里八村的活都是我来干,很快成了“万元户”,也是全大队第一个盖两层楼房的人,母亲为我高兴!我也是第一批跑铁山到保安的私人客车的,又在九十年代初开始跑黄石至铁山的客车,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的第一辆车:宁波生产的“北仑港牌客车”,虽然非常辛苦,但是也靠这辆车养活了一家人!

21世纪初,公交公司开始改革,私人承包的车子全部收为公交公司管理!很荣幸我成为公交公司的正式员工,有真正的保险,以后退休也能像城市人一样有了退休金,特别开心,感恩党的好政策!大家开车再也没有恶意抢客,互相责怪的现象了,一致想法就是把乘客服务好,不断地提升11路车在公司的形象!

几十年的司机生涯我也有幸见证了黄石公交的巨大变化:车子在不断变化,汽油车变成天然气车,座位更舒适,空调效果更好,方向盘更轻松了;收费方式在不断变化,原来每个车还有一个售票员,后来是无人售票,再到现在刷卡支付、刷手机支付;乘客素质在不断变化,90年代还有人飞单逃票,现在不买票觉得羞愧;道路发生了变化,原来黄石到铁山的路不是很好,现在是越来越宽。

说了这么多的变化,其实是通过我们公交的变化来折射出国家的变化,在党的领导下国家越来越好!

听说黄石以后还要规划城市快速公交专线,等建成了我一定要去体验一把!回顾41年的开车生涯,我最自豪的是从来没有发生过车祸!对得起跟我合作的每一个人,对得起坐我车的每一位乘客!作为老司机要提醒一下后辈们,一定要小心开车,你的方向盘握的可是别人全家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