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浓墨重彩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系统上下坚持“大抓交通、抓大交通”,团结一心、克难奋进,干成了很多大事、难事,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呈现稳中有进、稳步提质的良好态势。其中,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1.1亿元,同比增长10%;交通运输及仓储业营业收入总量4.11亿元,同比增长23.3%;累计争取省级以上资金超10亿元,同比增加20%。
这一年,我们用心用情优服务,进一步擦亮了交通为民的“金招牌”。始终坚持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以立体化、现代化、智慧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安全可靠、便捷畅通、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了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群众出行需求。出行服务品质大幅提升。推动完成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全年调整公交线路16条,推动实行有轨电车普通公交半小时内免费换乘;升级改造市区833辆出租汽车车载智能终端,深入推进巡游出租车文明服务质量提升。完成221公里“美丽农村路”创建并纳入省级美丽农村路申报范围。客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圆满完成东楚音乐节、大冶湖元宵烟火秀、黄石第三届楚商大会、2023年黄石马拉松、在黄央企对接会等重大活动运输服务保障工作。连续17年组织出租、公交行业开展爱心送考活动。春运、五一、十一等重点节假日累计运输旅客2106.8万人次,未发生人员滞留情况。2023年新建候车亭169个,农村客运服务站3个,争取资金436万元,村村通客车比例保持在100%。货运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开展“黄鄂黄”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申报工作,新增5A级物流企业1家,实现黄石5A级物流企业零的突破。全年完成铁水联运146万吨,同比增长19%,其中“公改铁”127万吨,同比增长51.19%。成功申报黄石新港三期“水管铁”、湖北海虹“铁公水”等2家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黄石国家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项目通过国家专家组现场验收,构建了“统仓共配+全程物流”一体化新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黄石经验。
这一年,我们内联外通促发展,进一步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主动融入全省、全市重大区域发展布局,充分发挥交通先行作用,树牢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抓调度、抢进度、保质量,一大批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完工。黄石成功入选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黄冈-鄂州-黄石被评选为功能型流通支点城市。高速公路开工与建成实现双突破。大广高速新增东方山互通、花湖机场高速二期相继开工建设,其中花湖机场高速二期创造“全省项目报批最快记录”,获忠林省长点名表扬。武阳高速(黄石段)提前3个月建成通车,黄石综合交通枢纽对外硬联通能力显著增强,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普通公路升级与养护实现双提升。以“三横三纵”快速通道涉及黄石的11个子项目为重点,开工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通道、S315开发区段二期、G106排市段-浮屠段、G351阳新县三溪至毛坪段等116.23公里一二级公路。建成一二级公路54.26公里,完成普通公路大中修184公里,公路安全精细化提升工程70公里,完工全部8座危桥改造工程。新改扩建“四好农村路”约617.3公里,大冶市还地桥镇被评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港口建设运能与运量实现双增长。交工验收新港三期4个万吨级散货泊位、黄颡口砂石集并中心6个万吨级散货泊位主体工程。2023年,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达1.07亿吨,港口吞吐量达到8338.5万吨,增速21.64%,增速位列长江中游第一。
这一年,我们如履薄冰保安全,进一步织牢了安全发展的“防护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深入开展平安交通建设行动,全力化解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好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狠抓隐患排查。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聚焦重点易灾因素,开展地毯式大排查,组织实施70公里国省道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322公里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建设,整改销号各类安全隐患243个。S412黄阳线被评为省级“平安公路”示范路段,市公路中心荣获省级“平安交通”创建示范单位,新港港口成功创建省级“平安港口”。新港三期码头配套及道路堆场工程1标段、发展大道立交工程、S315 开发区段二期工程等3个项目荣获“平安工地”荣誉称号。狠抓专项治理。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扎实推进道路运输、城市公共交通、公路运营、港口营运、水上交通、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等6大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2023年接报行业亡人事故4起,造成4人死亡,同比分别下降33.3%、55.6%,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狠抓应急保障。加强交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专业化建设,常态化建立7支229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储备应急车辆144台、应急船舶11艘等应急抢险装备物资,开展交通事故救援、车辆自燃、消防等应急救援演练活动47场。市公路应急保障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大冶市公路应急中心基本建成,应急指挥、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狠抓矛盾化解。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落实交通运输系统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认真组织涉稳风险排查,全年受理各类信访件68件,接待来访群众33人,平均结案时长8.3天,参评满意率、案件处置率均达到100%。
这一年,我们改革创新提效能,进一步优化了交通发展的“软环境”。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运输领域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持续在降低门槛、规范执法、转变职能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打造交通运输营商环境“升级版”。简化审批降成本。持续深化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优化营商环境革命,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实现现场免费办理,大件运输审批时限大幅缩减。修订《黄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加快了网约车合规化进程,促进了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启动超载超限运输治理非现场执法试点工作。柔性执法惠民生。深入推进审慎包容监管,积极推广“说理式执法”,全年对150余件次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绿色转型促发展。积极推广运用贴缝带、无缝式伸缩缝、环保型灌封胶等养护新材料新技术;更新巡游出租车402辆,其中新能源出租车122辆,占车辆更新总数的25%;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率均达到了95%以上,荣获交通运输部通报表扬;新港三期散货堆场全封闭气膜、绿色智能化码头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试点示范项目,开创长江中上游港口绿色环保应用先例。
这一年,我们从严从实抓党建,进一步升腾了干事创业的“强磁场”。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政治引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教育引导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年共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14次,举办专题读书班1期,邀请专家讲座6场,开展交流研讨7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聚焦制约黄石高质量发展推动破解一批制约发展的“具体问题”和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结合调研课题和高质量发展重难点问题,领导干部带队分期分批到一线走访调研90余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9篇。纳入检视整改问题清单的12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加强基层党建。成功组建物流行业党委,成立首支网约车志愿服务队,启动“我为司机办实事”活动,开展“最美网约车司机”评选和网约车“司机之家”建设。《小小“铺路石”铸就平安路》入围首批全省“党建品牌创新榜”,选派作品《永不褪色的“橘红”》获第三届“领航杯”党员教育片三等奖。市公路养护中心李国良被省委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1名年轻干部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3人转为中共预备党员。加强队伍建设。2023年以来调任副科级干部1人,职级晋升2人,提拔重用科级干部20人,招录公务员1人,招聘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引进6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6人,系统内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持续优化。加强廉洁自律。扎实开展违规吃喝问题、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筑牢了廉洁从政的堤坝。
一年来,财务、机关后勤、驻村帮扶、老干、档案、机要保密、工会、信息等工作协同发展,局门户网站连续第4年被评为全市优秀政府网站和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优秀网站;《黄石港口史》编纂工作获评为全省先进;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全省第六届“交通工匠杯”公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装载机项目二等奖、养护知识竞赛三等奖。
特别是让人倍受感动、倍感振奋的是,春节前后,面对持续的异常复杂的冰冻雨雪天气,面对高速公路保通保畅的使命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在国平副市长的靠前指挥下,系统上下闻令而动、冲锋在前,连续奋战在一线,协调“政警路企”四方联动,统筹全市相关设备、物料、人员精准支援,及时反应处置各种突发情况,确保了全市332公里高速公路、863公里国省干线、7400余公里农村公路基本实现“雪下即清,雪停路通”,做到了“三个没有”(没有造成长时间大面积拥堵、没有出现较大范围负面舆情、没有因冰冻雨雪发生较大以上交通事故),用担当践行了交通为民的服务宗旨,以实干诠释了交通人的初心使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