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清晨,太阳跳过小山头,阳新县黄颡口镇花果村渐渐生动起来。在纵横交错的果园上,高产优质的甜橙、龙涎柑一路飘香,平整硬化的村道串联起村里的各色产业园。这条8公里长、5.5米宽,途经家家户户的乡村道路,一直通至村口的县道,如今成了花果村振兴发展的新通道。
花果村是历史有名的花果之乡,水果种植有近500年历史。后因果树老化、疏于管理,年轻人进城,村庄破败。全村518户中有132户、442个贫困人口,逐渐沦为重点贫困村。
近几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村的坑洼路、田埂路拓宽、黑化,修成了“四好农村路”,直接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曾经发誓再也不回来的村民梁大鹏,如今投了80万元,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路修好了,游客也多了,乡村振兴的政策也好,回来发展的前景大啊!”梁大鹏由衷感叹。
公路建成后,外面的游人进得来,高品质水果运得出去,许多村民还可以在自家门口卖一些土特产,增加了收入。
对此变化,李祥满感受颇深。早年在外地开眼镜厂,李祥满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左邻右舍称羡的对象。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生意失败回到村里后,一直萎靡不振。阳新县纪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次对其进行开导,“你看,村里的路宽了、灯亮了,房前屋后干净清爽。如今还要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产业,你一身的从商经验,该派上用场啊!”驻村第一书记李加南的一番话,打动了李祥满。
几番讨论,工作队为李祥满指出了一条水果种植的创业之路。李祥满一口气流转了500亩土地,带领花果村下全湾37户贫困户和80余户村民每年增收近万元,被评为全县脱贫致富模范。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李祥满只是其一。看到老家的变化,花果村在外经商能人、老板有10多人陆续回乡投资创业,带来社会资金1500多万元,一大批扶贫产业茁壮成长,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联系度达到90%以上,贫困户乐开了花。
“以前水果成熟后,大车进不来,交通不便、运输麻烦、成本高。” 回乡创业的李祥月说,道路通车后,极大促进了村里的产业发展,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水果、养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如今,花果村成立专业合作社8家,引进养鸡、制鞋、蘑菇种植等企业,枇杷、杂柑、水蜜桃等水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村集体年收入也达到13万元。2018年花果村一举摘掉贫困村帽子,实现了整村脱贫。
这两年,村里的环状村道网愈加完备,水果采摘园、水上乐园建好了,小雅山登山步道也即将铺设完成。一到节假日,花果村成为外地游客前来体验田园生活、感受生态文化的一个新景
(文:黄石日报:罗炜;图:樊华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