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磨桥是阳新县洋港镇与江西省瑞昌市洪一乡连接的主要通道,两省边界人民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它,感谢公路部门修好桥梁,今后我们出行更安心!”11月15日,黄石市阳新县洋港镇下磨村原村支书柯昌银高兴地说。
据柯昌银介绍,下磨桥始建于1975年,全长60米,上部结构为现浇板梁,下部结构为重力式墩台基础。 2020年7月被洪水冲塌,给当地群众出行带来困难。今年5月,被阳新县交通局列为阳新县“三年消危”计划改建桥梁。
下磨桥的“涅槃重生”只是阳新交通运输局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阳新交通运输局综合计划股负责人王定志介绍 :“很多农村桥梁大多建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由于当初设计标准偏低,建筑工艺粗糙,经过二三十年的风吹雨淋,导致桥梁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尤其是许多农村桥梁,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加入护栏,或者是没有将护栏防撞功能考虑在内,使得村民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
今年以来,阳新县交通运输部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助推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范畴,在扎实做好农村“四好路”的基础上,通过举一反三,持续做好其它各类公路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安全顺畅出行。
为此,阳新县交通运输局实施普通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并成立专班人马,对阳新县境内农村公路桥梁进行普查摸底,后经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及专家审核,认定阳新县四-五类普通公路危桥共计85座,总投资约3.98亿元。其中,国省道危桥10座,投资约2.99亿元;农村公路危桥75座,投资约0.99亿元。
站在刚建好的大桥旁,阳新县白沙镇大林村村民罗显富笑得合不拢嘴:“以前这座桥两旁的护栏不具备防撞功能,而且建造年代久远,桥两边的钢筋都裸露在外,私家车过桥都得小心翼翼。现在可好了,桥面重新浇筑了、护栏也重新安装了、大家出行也顺畅了,‘危’桥变‘安心桥’啦!”
作为业主单位,阳新县交投公司负责普通公路危桥改造项目统一开展建设招投标,并配合阳新县交通局加快推进公路危桥改造,提高危桥改造施工质量。截至目前,阳新县已建设完成普通公路危桥21座,在建24座,完成招标30座,累计完成投资2740万元。
阳新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陈绪胜表示,一座安全便捷的桥,是群众的期盼,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今年,危旧桥梁改建被列为阳新县“四大初心”行动,也被列入今年阳新县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以此为契机,阳新县将不断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进一步筑牢人民幸福基石,夯实民生基础保障。
(转载人民日报发展频道)
(黄阳、章杰、曹睿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