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黄石市公路局 > 工作动态

阳新枫林镇:“四好路”连通农民“幸福路”

发布时间:2022-05-20 08:52     


5月15日,笔者探访阳新县枫林镇樟桥、湖田、水源等村,看到了创建乡村“四好路”的成效,体验了农民出行不再难的欢乐,见证了枫林振兴的新画卷。   

“8分钟就到枫林了,以前要走半天!”阳新县枫桥镇沿冲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世生驾车从家门口驶上环镇“四好农村路”,一路畅通,直达枫林镇政府。

过去,枫林至大德的路凹凸不平,农特产品难销售,农用物资难进村,一直困扰着沿冲村等6个村1.6万多农民出行。去年冬以来,枫林镇积极向上争项目、筹资金、定方案、精施工……经过150天的苦战,全长10.2公里的“四好农村路”通车了。

“路通了,做什么都方便了!”44岁的党员、退伍军人刘会胜创办了“枫盛园”,发展葡萄、草莓、枇杷、桑葚、火龙果、莲子等四季水果和有机蔬菜150亩,带动20户脱贫群众“投入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月薪2400-3000元。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枫林镇,近两年投入9000多万元,对下皮、竹杨、环镇、兴枫、地心大峡谷等“四好农村路”进行路面“刷黑”长达45公里;提档升级扩宽公路60公里,新建断头路、互通路20公里。由“村村通”到“组组通”,再到客运班车通,该镇实现了“连线成网大循环”,让农民梦圆“出门‘四好路’,抬脚就上车”。而该镇,也先后荣获了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全国文明村镇等称号。

四好农村路,农民得红利。该镇地心大峡谷7公里旅游环线路通了,串起了湖田、大德、五合等6个村 ,走出一条“旅游+现代农业”的经济发展之路,探索出“土地入股当‘股东’、景区上班当‘主人’、农副产品销售当‘老板’”的旅游发展模式,发展红美人、金丝黄菊、桃李、莲子等生态产业园4600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受益,在资金入股里分红,在就业上增收,过上了火红的幸福生活。

游客进乡村,土货进城来。在漆坊村,黄石游客曹丽琴等12人游览了国师府陈光亨古名居,再进采摘园。初夏正是枇杷成熟季节。放眼望去,采摘园里枇杷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颗颗枇杷金光灿烂,为乡村游增添了欢快的金色。

“四好农村路”给长圳村带来了巨大变化。“我家种植红杉、油茶、腊米和红美人800亩,一年能收入50多万元,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噢 。”村民刘恒刚说。据悉,枫林镇推行“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电商+农户”的模式,发展吴茱萸、油茶、花卉苗木、金丝黄菊、杂柑等生态产业园48000亩,圆了农民小康梦。

“打通的是幸福路,贴近的是百姓心。”樟桥村党支部书记邹圣辉说,该村发展油茶1100亩、栽种腊米2100亩、创建光伏发电100兆瓦,去年又投入60万元建起榨油生产车间,让脱贫群众有股份,年年有分红。

脚下,走向山外的“四好路”通了。农民的心里,渴望小康的“幸福路”也通了。

“道顺民心畅,路通百业旺。”枫林镇党委书记石子倩介绍,在全镇24个村、5万多亩生态产业园区、3A地心大峡谷等风景区纵横交错的“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为老百姓奔向新生活的“小康路”“旅游路”和“幸福路”。同时,改变了农民的生活节奏,串联了城乡,形成农产品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实现人畅其行到货畅其流的快速飞跃。

(湖北日报      通讯员黄阳、程正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