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快看群里!咱们单位给退休老伙计们写了信!”一大早,黄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退休干部活动中心里,几位老同事围着手机热议起来。这封由黄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发出的“家书”,不仅是对自家退休职工的温馨提醒,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退休生活中该守的规矩、该护的体面。
一封提醒信,藏着“组织的牵挂”
“刚退休那会儿,总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啥规矩都不用管了。”老公路人们聚在一起开心的笑谈着,“可收到单位这封信,才明白组织一直惦记着咱。”
这封信里没讲大道理,净是些退休生活里可能碰到的 “小事”:想发挥余热去企业帮忙?得先看看是不是在原辖区、原业务范围,过没过三年“冷却期”;战友聚会想喝两杯?可别仗着“老资格”酒后开车;就连出国旅游,也得先到单位办齐手续…… 这些看似“琐碎”的提醒,实则是给退休生活划下的“安全线”。
“咱公路人一辈子修桥铺路,讲的就是‘规矩’二字。” 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纪委书记说,写这封信,就是想告诉老同志们:退休不是纪律的“终点”,而是另一种生活的 “起点”,组织的牵挂,会一直跟着大家。
几件“身边事”,点醒“晚年的体面”
信里的道理,在咱老百姓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些退休干部想着“发挥余热”,给老部下“牵线搭桥”,结果因为用了原职务影响,不仅被纪委约谈,还影响了退休待遇。“晚节比啥都金贵,这可不是句空话。”一位老党员在看新闻时感慨。
再说说酒驾的事儿。前阵子,新闻里报道了一名退休干部参加完同学聚会,酒驾被查,驾照吊销不说,还因为是党员,受到了党纪处分。“信里说‘酒酣耳热更要清醒’,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街坊邻居们议论着,“退休了,平平安安比啥都强,可不能因为一时糊涂栽了跟头。”
几句实在话,道尽“生活的智慧”
这封提醒信,说到底是给退休生活提了个醒:
余热能发光,别往“岔路”闯:去企业兼职先报备,跨行业、过期限,守好这两条,既能体现价值,又不犯迷糊。
底线不能破,平安是福分:黄赌毒是 “高压线”,酒驾醉驾是 “悬崖边”,碰不得、摸不得。
老脸要金贵,家风要传好:在小区里遵守公德,在网上谨言慎行,家里孝敬老人、带好孙辈,要做街坊邻里眼里的 “好榜样”。
如今,这封 “家书” 成了不少公路退休老人的 “枕边书”,有人剪下来贴在冰箱上,有人抄成小纸条揣在兜里。它告诉我们:退休生活的幸福,不光是含饴弄孙、养花遛鸟,更在于守好规矩、护好体面,让日子过得踏实、活得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