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交通运输部“国评”即将在9月份开始,黄石公路部门坚决按照省公路中心部署,以做好“迎国评”工作为己任,逐项责任进行落实,逐项工作进行推进,逐个问题进行整改,为全省打赢“国评”攻坚仗当好先锋。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迎检责任。市公路中心于5月份启动迎国评准备工作,实施“一月一调度”,开展养护管理调度会、季度考核反馈会、养护工程专项推进会。市交通运输局印发了《关于迎接“十四五”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工作方案》。黄石市公路中心印发了《关于成立2025年全市迎接普通国省道养护管理评价迎检工作专班的通知》,组建路况提升组、路域环境整治组、建设工程协调组和后勤巡查保障组,充实了人员力量,落实了工作责任。大冶市、阳新县分别制定了迎检方案,组成工作专班,全面做好迎检工作。
二是加快养护工程,提升路况水平。市公路中心实施“每日一报、每周抽检、每月督办”机制,各参建单位每天在微信群上报当天的工程进度和工作内容,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第三方机构每周不定期开展工程质量抽检,市公路中心主要领导赴一线监督进度。阳新县公路中心采用超薄磨耗层等路面“新技术”,加快了路面修复进度。大冶市公路局实地摸排路况PQI指标低于85路段,制定了应急处治方案。截至8月20日,全市普通国省道路面修复养护工程已完成90公里,占计划总量的82%。
三是查清问题短板,实施专项整改。5月以来,市公路中心组织检查12次,下达通报、工作提示函、问题清单12份。组织对G316国道沿线16座桥梁39项基础属性信息进行逐项实地核查,修改错误信息。开展G106、G316国道安防设施专项抽查,逐桩号逐立柱检查波形护栏螺栓缺失、防阻块损坏问题,要求管养单位立查立改。实施标线专项提升工程,新施划路面标线近200公里。
四是整治路域环境,打造美丽公路。市交通运输局报请市政府印发《黄石市公路路域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市公路中心规划了G106、G316、S201、S413第一批路域环境整治示范线路110公里。采取实地步检方案,对S413路域环境整治示范线15公里范围路肩、路面、边坡、护栏、标志牌存在的问题逐项登记,逐个实施整改。大冶市编制了建设S201美丽公路专项设计方案,打造区域性红色文化宣传、农副产品采摘、滑翔伞基地旅游等交旅融合、交产融合的美丽公路。
当前,黄石公路部门将迎“国评”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奋力拼搏、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为全省“国评”取得优异成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