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我市治超工作注重联动协作、源头监管超限超载车辆同比去年减少四成

发布时间:2023-12-05 11:21   来源: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应急保障科   


我市治超工作注重联动协作、源头监管

超限超载车辆同比去年减少四成

“通过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这条路上的‘百吨王’锐减,超限超载货车大幅减少。”近日,在S349棋金线K5+300M治超联合执法检查点,西塞山治超站站长张盛明说。

  作为我市的重要疏港通道,棋金线上超限超载违法车辆的减少,从侧面反映出我市治超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共出动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联合执法人员13604人次,检查货运车辆94805台次,检查车辆数同比增长35.2%;然而,查出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比去年减少707辆,同比减少40.4%;查处并割除(拆除)非法改装车辆比去年减少129辆,同比减少38.7%。

  对此,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负责人王家庆介绍说,2023年,我市治超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源头追溯+路面联动+区域协作”多管齐下,形成了紧盯源头、科技助力、多方联合的铁腕治超新路子。

  “今年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充分发挥治超主力军作用,与公安交警、特警、城管等部门推进联合执法、驻站执法、流动执法,形成部门联合治超执法合力。”王家庆说,充分依托固定治超站,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在全市重要国省干线公路和市辖区重点道路增设流动联合执法点,开展联合治超。还分别在G106铁山段、大冶市铁东线和S314保安段、阳新县G106沿镇段、S237城东新区段设置流动治超点,开展24小时治超。

  此外,将源头治超作为治超工作的“先手棋”,通过抓好源头执法和管控,规范源头货物运输行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全市维修企业(个体)进行摸排登记,要求其签订承诺书。同时,提高路面巡查频率及范围,利用卡口摄像头等设备,运用科技手段分析研判辖区内重点路段超载超限车辆的通行规律,精准打击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及时、快速处置货车冲岗冲卡、停靠路边锁车门等躲避检查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治超工作还通过强化区域协作,建立起了市县联合、高速联合、跨市联合等联合治超机制。针对铁东线、G106国道等重点线路,充分协调鄂州、市本级、大冶等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市城管局执法督察大队开展专项治超行动;西塞山治超站与新港园区综合执法大队、武黄支队六大队等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把辖区内高速公路“入口关”,有效避免了超限超载车辆通行高速公路。

  据悉,我市将完善联合治超常态化机制,继续开展跨区域治超联合执法;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相关责任主体,严格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加快推进非现场执法试点建设,始终保持治超高压态势,确保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