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午9时许,随着最后一艘停靠在黄石港外贸码头的江苏籍轮船卸货后离岸驶去,黄石港外贸码头这个作为黄石对外开放的窗口,在运营31年后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全面退出港口装卸业务。这个曾经繁忙的港区,将按下“暂停键”,把难忘的历史场景定格为城市不朽的记忆。
外贸码头的谢幕是低调的,却丝毫掩盖不了她的功绩——1992年6月10日,外贸码头首次开展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业务,长江集装箱运输公司“集802号”轮装载外贸货物靠泊外贸码头。1993年6月15日,国务院批准黄石港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口岸开放后,相继开辟了黄石港至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轮、外轮直达或中转航线,出口外贸货物到达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4年11月1日,外贸码头首次靠泊巴拿马籍“三蒂一号”外轮,开启了黄石港外籍船舶直达运输业务。2011年12月2日,外贸码头跨入长江干线港口集装箱班轮始发港行列,开通了黄石至韩国集装箱近洋航线,实现黄石地区真正意义上的集装箱运输业务“江海直达”。
城以港兴、港城共荣,自1990年至2021年5月,黄石港外贸码头(含扩建工程)累计共完成内外贸货物吞吐量近6000万吨,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2548万标箱。见证了我市港口建设、对外开放和外贸运输事业的光辉历程,为黄石打造了国家一类口岸和全国主要港口的“金字招牌”。
随着最后一艘停靠在黄石港外贸码头的轮船卸货驶离
大江东去,潮起潮落。一个港口是城市一个窗口、一段历史、一部故事。随着城市的发展,外贸码头附近成了繁华的市中心,噪音、粉尘污染一度成为居民投诉热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坚持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全面铺开黄石新港建设工程,此次彻底退出港口装卸业务,不仅是推进我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黄石再塑综合功能优势、加快现代港口城市建设、打造亿吨大港的历史选择。
谢幕是暂时的,不久后的未来,这里将建设长江中游国际游轮母港和黄石文化旅游集聚区。外贸码头将以更靓丽的身姿,实现涅槃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