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动态 > 交通快报

黄石阔步迈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发布时间:2021-09-02 11:31   来源:黄石日报

分享:
 

28岁的柯爽是平安保险公司行政人员,人在武汉上班、周末回黄石已有5年之久。8月23日,她从黄石出发到武汉上班,7:00踏出家门,8:30就到了香港路的单位。

“往返两地很方便,并不感觉吃力。”柯爽说,从黄石到武汉出行选择多,有武黄高速、武鄂高速,还可以搭乘城铁转地铁,时间都在1个半小时左右。

在柯爽看来,武黄同城生活已经基本实现。随着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加速,出行通道将会越来越多,更加便利快捷。

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坚持全域临空临港,充分发挥临江、临港、临空、临光谷优势,深度对接武汉,推动与武汉交通互联互通,加快连通鄂州花湖机场,以新港为核心全面畅通水运通道,积极融入全国交通网,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助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示范成果:目前,黄石正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联合鄂州、黄冈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新港物流园和鄂州花湖机场之间的快速交通,积极谋划“1+6”共7条快速通道,全面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黄石新港有长江中游地区第一条多式联运示范线路,正在建成“亿吨大港、百万标箱”。

示范区来了——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扫码看视频


水陆空并进 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枢纽

乘高铁,从黄石到北京、上海、西安、福州等大城市,车程均在6小时之内;

坐飞机,“1+6”对接空港快速干线有序推进,让黄石与鄂州花湖空港紧密相连;

上高速,通过京港澳、大广、沪渝(沪蓉、福银)、杭瑞等国家高速公路,可去往全国各个城市;

沿长江黄金水道,一艘艘巨轮可直达上海洋山港、宁波港、舟山港等重要内河港口;

走“四好农村路”,“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全市农村居民到所在地城区的出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之内……

大交通打通大通道,大通道助力大发展。一张越织越密的水陆空立体大交通网,如同一幅壮丽长卷,在山水之城、长江之畔铺展开来。

高速铁路加速密织黄石交通网

这一切,得益于黄石加快打造现代港口城市、再塑综合功能优势的决定,按下了交通建设的“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如今,在加速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进程中,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借助全域临港、临空、临光谷的发展优势,黄石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持续迸发出澎湃动力。

机械轰鸣、弧光闪烁、焊花飞溅……近日,在武阳高速黄石段的控制性工程黄坪山隧道施工现场,工人们全力施工,项目有序推进。该项目建成后,将在武汉、黄石与南昌之间形成一条高速直达交通圈,并与干线铁路共同组成公铁复合型综合运输通道,可满足多样化客货运输需求。

而这只是黄石深度对接武汉、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的一个缩影。作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黄石,交通建设必须一马当先。当前,双向四车道、免费通行的黄石至武汉一级公路全线通车,从黄石到光谷仅40分钟车程。

杭瑞高速阳新段

大广高速穿过殷祖镇

一个个项目落地落实落细、捷报频传:阳新高铁站投入使用,棋盘洲、武穴两座长江公路大桥通车在即,315省道黄石“两镇一区”段取得关键性进展。

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

看公路,联网成环。建成“二横二纵一联二环四桥”高速公路网,服务全市域2600平方公里范围;“六纵六横三环”普通国省干线网基本形成,全城“半小时交通圈”成为现实。

黄阳一级公路太子镇段

看铁路,迈入高铁时代,并通过高铁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武石城铁、武九客专、昌九城铁共同组成了中部地区首条跨越省际的城际铁路线,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迈入“两小时经济圈”。

武九客专枫林段田园如画

看水路,再现历史优势。全力推进“亿吨大港”建设,黄石新港已建成5000吨级泊位15个,全市5000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2个,港口吞吐能力达40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20万TEU。

黄石新港

看航空,借“机”起飞,下好“先手棋”。黄石打造新港物流园和鄂州花湖机场之间的快速交通,积极谋划了“1+6”共7条快速通道;加快推进有轨电车建设,预留轨道公共交通直达空港、接入武汉的通道条件。

“1+6”对接空港快速干线有序推进,让黄石与鄂州花湖空港紧密相连。

如今,多条国家高速公路、国铁干线、主干管道与长江黄金水道在境内交汇,“30分钟”临空经济圈呼之欲出。黄石积极对接武汉城市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城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调整运输结构 构建四港联动的现代物流体系

8月的黄石新港,繁忙依旧。数台龙门吊连轴装卸,车辆来回穿梭,来自四面八方的集装箱在这里中转,或运往沿海,或发往西南、西北等区域。

长江货轮、进港车辆的汽笛,不时交织回响。人悦其行,物畅其流。

公路“转得出”,水铁“接得住”。多式联运发展作为运输结构调整的关键一环,成为我市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主攻方向。就在上周,佳音传来,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已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成为我省第6个综合保税区。这将为我市进出口企业提供便利、高效、低成本的通关环境,助推黄石新港的贸易港建设。

黄石传化诚通公路港

今年3月份,我市多式联运一体化运营平台正式对外营运。“一单化运营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多式联运运输通道,减少了企业客户对各个环节的协调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省心多啦!”物流企业喊出了心声。

随着我市“现代物流”“班轮航线”“多式联运”“三项奖补政策”等多项配套政策相继落地,极大地充盈了我市调整优化运输结构的内核。

“合理调整运输结构,促使更多大宗商品从公路运输转到铁路或水运上来,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从而带来了货运量的飙升。”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说,2020年,在疫情汛情双重影响下,全市铁路货运到发量依然达到830余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万标箱,公转铁、公转水成果不断扩大。

该局相关负责人称,黄石新港疏港铁路建设,将打通武鄂黄三地铁路货运通道,连接港口、机场,串联成环。探索建立区域物流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走廊内跨区域跨方式货运“一单制”,提高物流效率和水平。

海洲大道新港大桥

融入武汉城市圈、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黄石的传统优势正在转换成新动能,蓄势发力:黄石港务集团融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企业——湖北省港口集团,积极建设长江中游国际游轮母港和黄石长江码头文化;加快构建长江客运枢纽,重点发展物流运输、物流供应链,推进业务重组,打造鄂东长江门户,实现港口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启动建设连接武鄂黄的机场快轨,使轨道交通贯穿走廊,全力争取福银、沪渝高铁在走廊内布局;谋划实施武九高铁复线、咸宁至黄梅高铁;尽快启动建设武汉光谷南经鄂州梁子湖区直达黄石市区的武鄂黄第三通道,实现走廊内1小时通达……未来,我市打造的一小时交通圈,在缩短武汉城市圈各城之间地理位置的同时,也势必承载起市民们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大交通赋能 争做武汉城市圈发展“先行者”

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提出,发挥临江、临港、临空、临光谷优势,全面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航运网、高铁网、航空网,持续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新时代“九省通衢”的鄂东中心枢纽。到2025年,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建成。

市委书记郄英才指出,要围绕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构建内畅外联的大交通格局。全面对接武汉城市圈,积极谋划快速干线、高速公路、高铁、货运铁路、过江通道等建设,努力实现1小时通达武汉城市圈城市;融入全国交通网,全方位打通黄石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以及全国重点区域的交通通道,构建服务全国的大交通格局。

风帆起,阔步行。

“建设大港口,构建大交通;发展大物流,推进大通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建春认为,要抢抓机遇加快创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充分做好与武汉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功能对接和协调联动,谋划争取一批“大通道、大枢纽、大物流”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真正把区位优势转为发展优势、功能优势,提升黄石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区位、政策、通道、平台等优势相当明显。”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恩强表示,在铁水公空“四港联动”发展理念之下,当前,黄石现代物流正构筑棋盘洲新港、花湖空港、传化公路港、铁路多式联运中转港四个物流大平台,同时构建西北西南为主体的铁路网、以通江达海为骨架的水运网、以传化170个网点城市为依托的公路网、以花湖空港航线为支撑的航空网四大物流通道。

今年两会上,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城乡建设委员会也提到,加快推进公铁水空“四港”联动融合发展,高质量打造长江中游多式联运带,必须做到:港做大,加强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四港”物流体系功能;产做强,推动港产融合发展,实现中转港向枢纽港转变;联做密,完善“四港”对接通道,优化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融做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四港”联动管理机制。

有专家认为,从武汉到鄂州、黄石、黄冈,这段长百余公里、宽30公里、沿着弯曲长江岸线延展的地域,已是湖北生产力最发达、创新能力最强、生产要素最富集的所在。未来,随着花湖机场起飞,这里有望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长江第一湾”。而与之相配套的则是,以空港为核心,打造“30分钟”临空经济圈,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实现无缝对接,黄石市域各地区“90分钟”内到达核心枢纽。

大道行开阔,长路写辉煌。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全面对接武汉、积极投身武汉城市圈建设,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黄石插上腾飞的翅膀,风帆正举,奋楫前行。

大事记

2015年9月29日 黄石新港正式开港运营,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运营。

2017年6月12日 武九客专(湖北段)正式开通运营,黄石到武汉只需30分钟。

2017年11月8日 成功申报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交通运输部及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将黄石新港铁水公联运示范工程列入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2018年6月12日 黄石多式联运地方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格局成型。

2019年12月3日 黄石港口岸棋盘洲港区扩大开放正式通过国家验收,为黄石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等重大战略提供了平台支撑。

2020年7月30日 武阳高速(黄石段)全面开工,工程进入争分夺秒、全面加速的阶段。

2020年3月20日 S203(沿江大道)黄石段一标段开工,该项目是连接鄂州对接武汉的重要通道,也是黄石直通花湖空港的交通线。

2020年9月28日 黄石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全线开工,将预留轨道公共交通直达空港、接入武汉的通道条件。

2020年12月18日 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主体工程建成,通过交工验收;同年12月25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主体工程建成并通过验收。

2021年7月 国务院将“黄冈—鄂州—黄石”列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021年8月,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成为我省第6个综合保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