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起草背景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在湖北考察时进一步要求湖北奋发有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统筹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打造文旅支柱产业。公路作为我市基础性公共服务网络,连接产业园区、农业基地和旅游节点,实施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及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是融合人居环境治理、流域整治、乡村历史文化挖掘的重要途径,对赋能强县工程、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具有关键作用。
(二)省委省政府有部署安排。2024年12月16日,省政府印发《湖北省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要求实现农村公路“品质高、网络畅、服务优、路域美”。2025年1月21日,王忠林书记明确湖北将聚焦“支点建设”,加快建设美丽湖北和世界知名文旅目的地,深化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全省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将路域整治纳入养护考核,对市级行动予以加分,县级考评前20名给予专项奖励(前10名奖300万,前20名奖200万)。
(三)产业发展和群众出行有需求。我市重工业发达,工矿企业多,路面抛洒、车辆带泥、路侧垃圾等问题突出,影响出行体验、城乡形象及人居环境。当前短途旅游、农庄采摘等业态兴起,且我市公路网密度与等级居全省中上游,但部分干线等级及路域环境与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定位不匹配。亟需通过开展农村公路新一轮提升行动与路域整治行动,推动公路运营与产业经济融合,构建“产业—物流—环境—特色经济”生态体系,促进客货邮融合,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二、重点内容说明
(一)关于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重点实施路网提升、治理能力提升、安全提升、运输提升、出行服务提升、和美乡村提升、助力产业提升、就业增收提升“八大提升行动”,详细划分为提档升级骨干网、强化管养责任落实、夯实本质安全基础、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等15条工作措施。具体任务需完成新改扩建和改善农村公路820公里、实施路域环境提升380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300公里,重点打造“两环线”(环黄石主城区、大冶市城区、阳新县城区,以及环大冶湖)美丽公路示范带。
对照省级实施方案和在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后,我局分解和细化了农村公路类型和任务目标。主要是3个原则,一是相关指标已达到省标准以上的,则以省预计下达的计划数为准,如骨干网提升、村组路延伸连通路等基本按照省预计下达的计划确定目标。二是未达到省标准要求的,以测算需要达到省要求的指标进行计算,如次差路路面改善等。三是自主创新的要求和标准,如市级美丽农村路创建、路域环境整治等,是省委省政府近期重点关注的事项,也是我市实际薄弱短板,因此结合市级财政支持情况以及我市实际制定了任务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各地打造高标准“四好农村路”的积极性,自2022年以来,在市级财政支持下,每年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各地推动高质量“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共打造“四好农村路”1600余公里,其中打造市级“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片区7个、高标准“四好农村路”近400公里,有力助推了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因此建议在新一轮三年行动中,市级继续安排同等规模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激励各地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农村公路。
(二)关于公路路域环境整治行动方案
行动主要将全市高速公路用地范围以外(重点是建筑控制区)、桥下空间和地方连接线;普通国省道用地范围以及建筑控制区范围;重要农村公路用地范围以内路域环境纳入整治范围。重点整治连接景区的旅游公路、连接厂矿企业和工业园区的集疏散公路以及穿城镇路段。针对性实施高速公路沿线、普通国省道沿线、重点农村公路路域环境“三大提升行动”,并结合“千村万树”绿化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清理两侧障碍物、提升沿线环境卫生、提升绿化景观、保护路产路权、提升公路服务品质等9条工作措施,实现全市公路“路面干净无抛洒、标线清晰无缺损、设施完好无损坏、路侧通透无垃圾”的目标。